
临时血流阻断有助于减少骨盆骨折术中出血
骨盆或髋臼骨折伤后及术中往往伴随大量失血,有研究表明,在伤后最初 72 小时,有 55% 的患者需要输血,34% 的患者输血量超过 6 单位。目前普遍观点认为:异体输血不仅具有一定风险,还可能因为患者个人的原因无法应用,而自体输血并不一定能减少异体输血的可能性。对于这样的患者,既然无法在外部
骨盆或髋臼骨折伤后及术中往往伴随大量失血,有研究表明,在伤后最初 72 小时,有 55% 的患者需要输血,34% 的患者输血量超过 6 单位。目前普遍观点认为:异体输血不仅具有一定风险,还可能因为患者个人的原因无法应用,而自体输血并不一定能减少异体输血的可能性。对于这样的患者,既然无法在外部
脊柱胸腰段骨折(T10-L2)是脊柱外科最为常见的外伤类型,在该节段,脊柱由运动度较小的胸段移行为运动幅度较大的腰段,容易出现应力集中,从而导致骨折发生。据报道,北美每年约有 16 万例患者发生胸腰段脊柱骨折。胸腰段骨折的并发症包括截瘫,疼痛,畸形及功能障碍。
胫骨平台塌陷骨折的治疗目前仍是创伤外科中较为棘手的疾病。胫骨平台高度的恢复若不理想,导致关节面不平整,后期可能出现关节面软骨磨损,并发创伤性关节炎,膝关节成角畸形,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各种不便。
在现行国际通用指南中,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被认为是心源性休克合并急性心肌梗塞的 1 级疗法。然而,支持这一理论的证据仅仅基于注册数据,还缺乏随机临床试验的证实。德国莱比锡医学中心 Holger Thiele 博士等人的研究证实,对于计划行血运重建的心源性休克合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,主动脉内球囊反搏
药物洗脱支架(drug-eluting stents,DES)对于膝下较短动脉病变的疗效早已明确,而对于长段的膝下动脉病变,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采用紫杉醇涂层球囊(paclitaxel-coated balloons,PCB)治疗。
为此,来自希腊与英国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名为 IDEAS 的研究。结果发现,与 PCB 相比,DES 在治疗较长膝下动脉病变时,术后残余狭窄较少,在减少 6 个月后血管狭窄方面也显著优于 PCB,文章于今年 9 月发表于 JACC。